临床血液学杂志

期刊导读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临床血液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1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是为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基础上的改革。作为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之一,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知识体系,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创建的一个具有紧密联系的新体系。新体系涉及的范围更广,囊括的知识更多,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提高[1]。由于该学科综合性很强,所以尤其重视对学生们的教学,这是他们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而检验技术、检验技能和细胞形态学技能对同学们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以往同学们学起这部分内容经常很吃力,没兴趣,教学效果较差[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培育出合格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在多年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革。

1 加强师资的建设,提高教学的质量

血液病的特点是病种多,缺乏特异性,并且其诊断对实验的依赖性强,这就使得临床血液检验技术具有所涉及的范围广,专业性强等特点[3]。另外由于大量生物现代技术的渗透,对临床血液检验技术的教学也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一支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4]。为此,我们不仅选派进修和鼓励在岗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新的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还有计划的吸收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我们还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加强老师工作的考核,鼓励教师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工作当中。

2 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2.1 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做了重新规划,将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着面向21世纪造就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扎实,具有正确的诊断思维和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现代新科技技术并且具有发展新项目研究能力的新型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我们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对原有的课时进行了压缩和调整,现在的总课时压缩到了154学时,其中实验课占了104学时,理论课占50学时,我们把很多理论课的内容都放在实验课进行讲解,让同学们听完理论课马上就可以进行实践操作。新的改革对提高学生检验技术、检验技能和细胞形态学技能非常有帮助,取得了很好效果。同时我们也始终注意知识的更新,及时增加了新的观点和一些新的检验技术,尤其是在培养检验技能方面,另外重视培养检验技术和检验技能,细胞形态学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

2.2 改革教学方法

2.2.1 形象教学 众所周知,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给细胞的辨认与观察带来很大的难度,往往同学们学起来很吃力,所以我们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5]。形象教学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重要的改革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细胞的观察和透彻的理解,用贴切的语言来对细胞进行描述,给学生们一种对细胞的直观感受,从而把抽象的形态转换为具体的结构[6]。这样不仅提升了同学们想象的空间,还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另外,我们还会联系实际生活中事物来比喻教材中不易被理解的概念。例如,用毛衣的形态结构来描述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淋巴细胞这些相似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区别。手工编制的毛衣结构紧密,类似原始淋巴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机织的毛衣结构细薄,类似原始粒细胞染色质;而原始单核细胞细胞核染色质就比较类似用粗针编织细线时织出的毛衣,结构比较疏松。成熟浆细胞的细胞核比喻成车轮状,主要是由于成熟浆细胞染色质多聚集在核周并呈辐射状排列。这些形象的比喻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同学们想象力,开发了创造性思维。通过优化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2.2.2 自己编写实验报告 我系尤其看重学生对实验报告的书写,也尤其看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为此教研室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我系的实验报告手册-《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报告手册》,每次实验前,我们让同学们提前预习实用报告手册,预习实验大纲要求,弄清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步骤,结合实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每堂实验课的实验。课后,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巩固,这样不仅能做好每次实验,还能加深记忆力,巩固了理论知识。另外,每次试验结束后,都让同学们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收获和建议,让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7]。对每次的实验报告,教师都会认真去批阅,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改正,并在下次课进行讲解。

上一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下一篇:没有了